青春祭——纪念青海建设兵团五十周年
公元一九六五年九月十六日,随着山东淄博600名知青告别父老乡亲,奔赴青海参加建设兵团,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山东知青奔赴青海柴达木支边的序幕。至一九六六年四月山东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德州、济宁和枣庄八城市共计8000多名知青参加了青海建设兵团,其中青岛知青4000余名。
青海建设兵团的农场主要分布在青海西部格尔木、马海等地。海西地区海拔接近3000米,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物资匮乏,交通闭塞,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可这群受到蛊惑的十六七的少男少女,无所畏惧,硬是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住着地窝子、帐篷,顶着酷暑严寒,蚊虫叮咬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建设家园。
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于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有定论,遁入史卷。可对这群年近古稀的老知青来说,无时无刻不在呼唤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
值此纪念山东知青参加青海建设兵团五十周年之际,把收集到当年青海兵团的老照片贴出来,算是我们的青春祭。
(一)题记
从公元六十年代上溯到混沌初开,找不到知青这个称呼,今后也只能从字典里查找。知青是一个特有的名称,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属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恰恰赶上了这个年代,成为青海建设兵团的知青。
蛮荒,空旷的柴达木从亿万斯年走来,不期在格尔木与这群山东知青邂逅。这一年是公元一九六五年。
此后知青们与柴达木厮守了十八个春秋,缘分已尽,无功而返。十八年对柴达木而言只是历史的一瞬,却是这群知青们生命中最纯真,最宝贵的豆蔻年华。
如今时光走过了半个世纪,柴达木已渐渐把这群知青淡忘,当年的印痕也已被岁月抚平。可在这群白发婆娑的老知青心里,柴达木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欲说还休却每每要说,不堪回首却频频回首。
…………。
(二) 出发
1966年4月22日 栾大卫,赵松山等战友在西去列车的窗口,向亲朋挥手告别。
青岛市南区被批准参加建设兵团马海六连的部分知青在团市委门前合影留念
1966年4月刘世珠的父亲与参加兵团的江美栾,孙佩华等合影
叮咛,嘱托,期望。同学给赵英雪,刘世珠送行。
1965年10月8日青岛首批赴青海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启程,父老乡亲在街头送别。
1965年10月市南区200名参加青海建设兵团的知青出发前开会。
(三)送行
(四)欢迎
1965年9月21日,西宁车站各族各界一万多人欢迎山东省首批知识青年八百多人来。青海参加农业建设。青海省党政军负责人(省委第一书记、省长)亦到车站迎接。
1966年4月5日,青海省委副书记季春光等领导到西宁火车站迎接来自青岛市的知青。
格尔木人民欢迎知青
格尔木市人民欢迎山东知青
知青通过欢迎人群
工程团二连一排一班(江苏路办事处)到达西宁合影
1965年9月21日首批山东知青(淄博和德州)来到青海,在西宁大厦前合影
三团三连到达西宁合影
(五)连队生活
那时都是把衣箱靠在炕沿当作书桌
(六)炊事班
工一连炊事班张秀芳、罗秀珍、逄素琴和王秀珍在拖拉海工地为战友改善生活。
(七)生活
工一连义务理发员吴隆建给佘世仁理发
猜拳行令也是连队生活的一大乐趣
没有交通车,外出搭车能坐在货箱里也很幸运
吴桂兰、王立先在李济青和李英的新家吃饭
学张果老倒骑驴
三团二连张金玲在清水河边洗衣服
连队自行车也是奢侈品
蚊子太多看演出也要戴防蚊帽
一团山东知识青年在格尔木军垦农场乘马车下地劳动,沙丽华,李连珠,徐百良,张家君等。
待续……
来源:行者祝杰的博客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